在我研究睡眠生理發生的過程中,發現其實「睡眠」是一件相當危險的生理
活動,如果身體突然地在睡眠過程中沒有進行精密調控的情況下,放任的隨
意進入睡眠,身體則可能會遭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死亡! 或許很多人會對此嗤
之以鼻,但是全世界每年在睡眠期間直接死亡的人口就超過110萬個嬰兒,
這還不包括其它年齡層因為睡眠障礙問題所引發的死亡人數,如果加入這些
睡眠所引發的疾病之後,至少40%以上的疾病及死亡原因都是睡眠過程不當
所引起的。
更可怕的是,現有從政府、醫生、到失眠者仍舊還停留在以安眠藥物這類的
毒品去『醫治』這個現象,當然所產生後遺症的可怕,我們之後將再另闢專
欄討論它們。而現今絕大多數人們所關注的睡眠問題,仍然只聚焦在失眠或
難以入睡等的這類『看得見』的問題上,其他睡眠期間所發生的不正常障礙
問題,例如多夢、淺眠、早醒等等,一般都像作夢那樣的醒後就忘記去注意
可是我的研究卻認為,失眠及難以入睡是身體保護自己免於睡眠期間受到傷
害的一種防禦機制!它的主要目的是要使身體在睡眠期間必需取得或儲備足夠
的能量,才能進入安全的睡眠狀態。在繼續談論這個顛覆性的概念之前,讀
者們可以先想像成你是一隻即將進入冬眠的動物,如果在睡前儲備的能量不
足時,那你很可能在酷寒的冬眠活動進行不到一半的過程中,就會凍死或餓
死,即使僥倖活下,也難以在睡醒之後有能力繼續獵食生存。
這幾年的醫學發現在我們中腦的下視丘旁邊有一小搓稱作食慾素神經細胞群
,似乎就是調控進入睡眠的一個感測開關之一,而它之所以被稱為食慾素神
經,原先是因為它所分泌的食慾素,能讓身體發生飢餓感而促進食物熱量的
補充,有了食物,就能夠轉化成能量,這也是許多人在餐後經常會有想睡慾
望或精神不濟的原因之一。
可問題是,睡眠正常的人絕大多數在睡前都很少再進食了,甚至許多的醫學
觀念裡也建議睡前不適合進食,畢竟容易發生其他心血管或代謝疾病,甚至
許多失眠的患者在睡前並不覺得有飢餓感,甚至還有飽足感,難道是食慾素
這個感測開關失靈了嗎?
我的最新研究更發現,能否順利進入睡眠其實取決於身體的血氧獲取程度。
當血氧獲取能力或程度無法達到一定的相對水平時,軀體將產生出一類特
殊的神經波,通過延髓激發包括食慾素等神經區塊,而阻止身體進入睡眠
活動,於是才會發生了失眠、難以入睡的現象。
在我出版了『睡眠救贖:缺氧型睡眠障礙』新書之後,許多讀者經常不解
的問說,他們大多數失眠或難以入睡的情況,大都是出現在壓力過大、
或隔天有事等情況才發生睡不著覺的現象,難道這和身體缺氧與否有關
係嗎? 其實所謂的壓力是取決於相對的能量儲備或產出,假設要面對的是
一隻獅子或著是一隻螞蟻,相信讀者的能量和壓力的相對值就會有明顯的
差異了。
當然囉,大多數人可能會為了明天要對付一隻獅子而徹夜難眠,但僅少數
人會因為隔天有一隻螞蟻要拜訪而失眠。畢竟睡眠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第二
天的『打或逃』所進行的,而不是為了沒有明天所設的,因此你能不能睡
得著其實是憑你身體細胞的血氧獲取能力決定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