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的寒流發生了許多不幸的腦中風事件,其中還不乏有幾位政商界的知名人士也突然罹患中風,這不得不讓人反思到底什麼是造成腦中風的主因,怎樣才能避掉及挽救這種悲劇的發生。在經過許多年及8,600多位病人的研究後,科學家們發現,原來腦中風的發生除了跟大家熟知血栓形成的堵塞有關之外,另一項更重要的主因竟然是心臟無力,也就是心臟射出血指數越差或年紀越大的人越容易發生腦中風。

1402132333502532-600x400.jpg

血管梗塞過程圖。(Fotolia

由於腦中風是腦部血管梗塞或出血所造成的神經組織破壞。所以當心臟輸血力變小之時,為了維持大腦能量的平衡,將自發性收縮血管以加強血液輸送達腦部,於是大量的血栓也將因此剝落游離而形成腦中風,因此加強心臟功能才是對抗腦中風最重要的方法。

 

現今醫學對於中風的防治仍只偏重在血栓形成的防止,所以長期以阿斯匹靈等類的抗凝血劑來防治中風,撇除它們對肝腎及腸胃保護膜的損傷不說,長期使用反而有增加大出血性中風的疑慮。我在研究腦中風的領域上早已發現,從植物中提煉出一項稱為MLB-R7的抗氧化物質,除了可以明顯減少腦中風的發生之外更可降低中風後的損傷,而它同時具有強化心臟力及調節血壓這兩方面的雙向功能,應該可以讓許多人免除腦中風的傷害並補足現有醫藥的缺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志明博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