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志明博士
前陣子健保署公布103年癌症醫療的直接支出,共花掉了健保782億元以上,且癌症的醫療支出、藥費成長、就醫病人數等,這幾年都呈現明顯成長,但是癌症的致死率卻又是年年穩居第一。很多人不禁想問,到底是疾病太毒?還是現有醫藥方向錯誤了呢?
在這幾年不斷的研究後,我發現癌症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心血管疾病的衍生!當心血管功能異常之後,將導致身體局部的慢性缺氧,加上在缺氧環境下偶發的突變複製功能,因此複製出千千萬萬的癌子癌孫,它們在這個階段不斷地釋放出血管新生因子(VEGF、FGF-2),偷接許多血管,擴大細胞組織,順著血管、淋巴腺轉移,到身體各處不斷發芽新生血管掠取養分。而近年來的新型藥物,就是針對癌細胞血管新生因子來阻斷癌細胞的血管增生,這就是所謂的「標靶藥」。
其實要斷絕腫瘤的形成、擴大及轉移的唯一方法就只有讓細胞不缺氧,才是防癌及治癌的根本。在我的研究中透過強化耐缺氧力的一般食品配方,就可讓被醫院宣判死期的癌症患者再增加5年以上的壽命。這類食品中尤其能阻斷癌細胞釋放FGF-2物質,而能讓癌細胞的血管不再增生,是一種新型態的標靶食品概念。透過長期食用,雖然效果較化學藥品緩慢,但與化學藥品合併使用後的功能卻是值得肯定的,未來將可作為抗癌的一大利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