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志明博士
又到了要懷念爸爸的節日了,不管是想念或者被想念,或許兒女已準備了一片孝心給父親,可是在感恩之餘,你可能不知道父親身體正逐年減少1%的進氣量,聽起來不多,可是當他在 50 歲父親節時,已經比年輕時少了 14 的氧氣了, 75 歲時就只剩一半不到。
於是他從 40 歲開始長出了鮪魚肚, 50 歲發生了高血壓, 60 歲發現了高血糖, 70 歲檢查出疑似腫瘤,75歲開始忘東忘西, 80 歲時得由瑪利亞攙扶著上醫院例檢……這一切都是因父親缺氧越來越嚴重所引起的!
自從諾貝爾獎得主奧圖‧華柏格博士開啟了細胞代謝的概念之後,才發現細胞在有氧的運作下,比在無氧代謝的狀況裡,多出 19 倍的能量!這是動物生存的決定因子,反之,也是細胞健康存活或人體生病與否的最關鍵因素。
在我研究了很多年的高血壓問題之後,依然發現所有高血壓的病源,就只在於細胞缺氧與否。而像這類缺氧問題所衍生的慢性疾病起源,並非是肺部吸進多少空氣的缺氧,而幾乎都是因為心臟收縮力退化,使得血流緩慢,血氧交換困難所導致的!
由於我父親因急性的缺氧不辭而別,讓我有責任透過所有努力,讓天下的父親能夠免除缺氧的告別,不管是否因商業利益讓醫藥界長期採用治標的策略現狀有多麼強勢,我呼籲透過積極的飲食保健及運動使心臟力強化,才是對抗缺氧性疾病的根本正道!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